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看了《叶问4》,我竟从中悟出一个“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的育儿之道

  娃不开学,大人又迟迟不能去公司复工的结果就是,每天我们团队小伙伴的家里都会发生很多故事。

  比如前几天,因为11岁的儿子一学习就犯困和打游戏永远不累,而和他日日陷入相爱相杀死循环中的同事妈妈,一早起床就被儿子的一句话给暴击了:

  “妈妈,为了咱俩今天不打架,要不你试着把我当成别人家的孩子吧。因为我觉得,你对别人家的孩子都特别好。”

  用同事的话说,孩子这是胡搅蛮缠,给自己开脱,但在我们看来,真是要不禁感叹:果然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啊!

  这么一来,突然发现同事家的现世冤家也成了我们眼里的“别人家孩子”。而这么懂得欣赏他的我们,大概也能成为这个男孩眼中的“别人家的大人”吧。

  话说最近常爸忙里偷闲地刷了《叶问4》(腾讯视频上的付费片)。本以为只是部功夫片,但看到一半就乐了,这根本就是妥妥的育儿家教片啊!

  谁能想到,一代宗师碰上不听话的儿子,照样和咱普通人一样头疼。

  影片刚开始没几分钟,叶问就被老师和校长叫到了办公室。原来他的儿子叶正又和同学打架了,校长决定开除叶正。

  “老师,你再给他一次机会吧!”赫赫有名的武学宗师,在儿子老师面前也刚不起来了。

  无奈,叶正犯规多次,校长怎么也不答应。走出学校,看到儿子一脸伤,叶问心疼又茫然:“该让孩子去哪儿呢?”

  此时的他,刚刚被医生宣布患上了癌症。妻子已过世,如果不安排好儿子的出路,作为父亲的叶问实在是不能安心。

  大概也是因为“干一行,恨一行”,作为武学宗师,叶问却怎么也不愿意让儿子再走这一条路。他一心想让孩子读书,走一条安稳的人生路。

  可叶正却一门心思扑在打拳上,对读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一个选择读书,一个选择打拳,父子俩因为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

  熟悉两人当年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后来两人冰释前嫌了,最终叶问同意儿子退学,正式开始学习打拳。

  那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是谁让叶问改变了想法呢?

  两个别人家的孩子,改变了一代宗师

  第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叶问老邻居的儿子,也是给叶正治伤的医生。看到这个孩子,叶问一脸羡慕,更坚定了让儿子继续读书的想法。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男孩曾经也是调皮捣蛋、叛逆到不行,正如现在的叶正。可人家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位体面、有礼貌、有前途的年轻医生。打听过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小时候被送去美国读书了。

  和咱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第一反应一样,叶问也忍不住想:“送儿子去美国,是不是就能爱读书了?”(这是不是和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很像: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是不是出国以后就能爱读书,变得懂事了?)

  随后,叶问就开始张罗给儿子申请美国学校的事——当然,在此之前,叶问压根儿就没考虑过儿子的兴趣,没问过儿子的意见。

  也因此,去了美国,认识到了第二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女孩是美国唐人街中华总会会长的千金,在一所私立贵族学校读书。因为阻止了美国孩子对这个女孩的校园霸凌,女孩和叶问成了朋友。

  按理来说,家门显赫,小公主应该无忧无虑的吧。但其实女孩和自己父亲的矛盾也一样不小。

  父亲是太极拳传人,想让女儿继承衣钵,还要她在中秋晚会上当众表演。可女孩最爱的却是跳舞,并已经成了学校拉拉队的主力。就像叶正对父亲心生怨恨一样,女孩对父亲也是各种吐槽。

  此刻,不再背负父亲身份的叶问,就像个善解人意的大家长:“你不喜欢太极的话,你就跟他说。”

  女孩无奈地摇摇头:“说了,说了他也不会听,在他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什么都错,他根本就不支持我。”

  接着,女孩看着叶问说:“我不相信其他人的爸爸是这样的,最起码,叶叔叔,你不是。”

  一句话让叶问陷入了沉默,因为他自己亲儿子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你老是认为我做的是错的……我永远都是错的。”

  在儿子眼里专制、不近人情的父亲,却成了女孩口里的好爸爸,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讽刺啊?

  而这个别人眼里的“好爸爸”给女孩的建议是:“倒不如,中秋晚会上,你就表演跳啦啦舞吧!”

  看到没?

  叶问父子和女孩父女之间的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可为什么,叶问在面对女孩时,可以做到耐心、换位思考,但面对自己的儿子,却只剩下粗暴、不耐烦和发火?

  这种“双标”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你可以说因为叶问对女孩没有养育责任,所以无需为其决定承担责任,可事实上“我们以为的对孩子好”真的就是对的吗?这种束缚甚至压制除了让我们容易畏手畏脚,更会蛮横专政,反而因为对孩子太过关心,而自乱阵脚,失去了理智和耐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心则乱。

  为什么我们对自家人更苛刻?

  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家庭亲密综合征”,指人们最容易把情绪宣泄给最亲近的人。

  像这样的现象很常见,典型的就是“窝里横”。在外面温文尔雅的人,可能回到家里一言不合就会跟父母干起架来。或者一个对学生很有耐心、获奖无数的优秀教师,在自家孩子面前,却一刻都没了耐性。

  再比如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在医院是公认的好人、模范,但面对妻子,却极其刻薄、暴力。

  其实早在上世纪初期,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就提出了“人格面具”的理论,即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会形成人格面具,以获得社会认同。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会戴着不一样的人格面具。

(狗子OS:我也有狗格面具!)

  不是有那么句话嘛,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陌生人,而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把世界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部分。

  外部世界里,我们需要获得社会认同,就会不由自主地迎合社会需要,比如更专业、更开朗、更宽容等,展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内部世界里,没有社会认同的压力,我们就会容许自己表露出真实的自我,让压抑的情绪爆发出来。

  而家,就属于安全的内部世界,家人也不是外人。所以,不少人在家里直接越过了诚意沟通的步骤,任自己的情绪肆意宣泄,只要不合自己意愿,想不耐烦就不耐烦,想发脾气就发脾气,甚至想开骂就开骂,想动手就动手。

  所以,同样是因为和孩子意见不合,叶问会耐心地问女孩“跳啦啦舞是不是你的梦想?”,但对儿子的辩解就只会训斥“够了”,甚至打耳光。

  这时,不妨把他当成别人家的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都是这么分裂的两面派,我们该怎么让自己跳脱出来,让家人也能感受到我们春天般的温暖呢?

  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件趣事。

  有人在羽毛球场发现,混合双打时,如果是一对夫妻对战另一对夫妻时,往往会进行不下去。因为两个人会忍不住互相指责,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比赛还怎么打?

  遇到这种时候,工作人员就会建议他们换搭档重新组个CP,一方的太太到另一方去。这么一个简单的调换,再也听不到埋怨了,反倒双方打得都很欢快。

  常爸也有类似的体会,有次跟几个家庭一起出游,闲暇时间两对夫妇打双升,开始是自家丈夫和妻子一家,但打着打着两口子就开始互相埋怨起来,其中一个朋友还被她丈夫的一通数落气哭了。没法玩又想玩怎么办?拆开当对家重新打。终于,天下太平了。

  有人问了,可以在赛场上,牌桌上换搭档,那生活中的另一半和孩子是换不了的,怎么办?

  就拿后者来说吧,我觉得同事家孩子说的特别对:“把他当成别人家孩子来看待。”

  当大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却深陷“家庭亲密综合征”泥潭时,其实孩子早已一眼看透了真相。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宽容又开明。那是因为距离的存在,我们常会不自觉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越界,比如问自己:

  我该不该对孩子有这么高的期待?——别人家的孩子,我要客观评价他的实力,不切实际的期待要不得。

  他学不好,我会丢人?——别人家的孩子,他的能力不是你的面子。

  我该不该对孩子说这么情绪化的话?——别人家的孩子,自然要客气点。

  孩子能不能对我言听计从?——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像个泥人一样让你想捏成啥样就成啥样?点到为止就行了……

  古人说:易子而教,诚不我欺!这么换个身份思考一下,我们自然会变成孩子口里的,可爱的“别人家的家长”。

  既然步步紧逼已经被你们充分证实是没用的,那不妨学会拉开距离,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自家娃身上,不再滥用关爱的名义去打击束缚甚至扭曲他的人生——毕竟那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别人无可替代!

  电影最后,中华总会会长主动提出要让叶问儿子来美国读书时,叶问想了想说:“其实外国的月亮,也不是特别圆。”

  是啊,外国月亮不比国内的圆,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见得就比自家的好。

  大部分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像叶问看见那个当医生的孩子一样,第一反应就是质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行?

  但我们其实,更应该像对待第二个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在交流中学会反思自己,为什么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光点?

  把自己家孩子当成别人家孩子一样去沟通,把自己家孩子当成别人家孩子一样去欣赏。孩子的人生不只有成绩和缺点,被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孩子才可能爆发他原本的潜力小宇宙!

分享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