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发热到 39℃ 才能药物退热?盘点关于发热的 几大误区!

  妈呀!宝贝又发烧了!

  昨天38°,今天快39°了~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大家对发热的认识和治疗

  有一些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张华

  为大家列出常见的 几点误区,供大家参考

  误区 1:体温升高=发热?

  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 37℃ 左右,昼夜波动范围 ≤ 1℃。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称之为生理性体温升高。

  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

  误区 2:发热都是有害的?

  发热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无论是物理降温或是药物退热都会减少甚至消除炎性介质的合成,减弱机体的防御过程所必须的。

  但高热可明显增加代谢率,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蛋白变性、组织缺氧、多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意识改变。

  误区 3:发热=感染?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引起发热的最主要病因,但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等引起的发热也不在少数。

  盲目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下降,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热、二重感染、产生耐药菌等情况,对原发病的正确诊断造成干扰。

  所以,抗感染药物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

  误区 4: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对于 1 月龄至 3 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热时间长短也不能完全预测严重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

  误区 5:发热到 39℃ 才能用药物退热吗?

  2016 年版《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出:肛温 ≥ 39.0℃(口温 38.5℃,腋温 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2017 年版《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对于体温 ≤ 39℃ 的发热,建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无需处理发热。

  但我们知道,体温每升高 1℃,基础代谢率提高 13%,心率约增加 18 次/分。对于发热可能加重病情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威胁生命的那些患者,应充分评估退热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不失时机地及时解热。

  以发热儿童为例,退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当出现活动、睡眠以及行为改变时,可使用药物退热。重点强调的是整体舒适性和危重疾病的症状,并非一度强调正常体温。

  误区 6:你还在用酒精擦浴退热吗?

  酒精擦浴禁用于儿童!因为高热时行酒精擦拭,会使患儿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大量的酒精。儿童因为肝功能不完善,对酒精代谢能力差,易导致血中酒精浓度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对于成人,尽管酒精擦浴可促进散热以降低体温,但对于正在使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的患者将增加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风险。

  误区 7:警惕阿司匹林哮喘!

  哮喘患者应避免或慎重使用阿司匹林药物,容易诱发哮喘发作,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及服用此类药物。

  文章内容选自网络

  经中心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版权仍归原作者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张 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

  擅长诊治呼吸系统常见及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发热疾病、重症肺炎等的诊治;擅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大面积肺栓塞、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救治;擅长气管镜下的诊断和治疗。

分享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