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从日常生活做起

时间:2024-08-05       来源: 国际医疗资讯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引百病。湿气重的表现有: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腻且多便、身体困重、头发油腻、疲倦无力、舌头边缘犹如锯齿一般,遇到阴天下雨,上述症状还会加重。

  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湿气重,又该如何祛湿?

  缺觉。中医认为,缺觉十分容易伤脾,熬夜后所表现出的乏力、无神、肢体困重通常都是脾虚的典型症状。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如果白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会让睡眠质量更高。

  口味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养胃方式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过甜或过辣的食物是最不易消化的,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建议日常多食清粥小菜清肠胃,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可结合体质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食用山药、冬瓜、薏米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贪寒凉。过食生冷食物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在烹调时可加入葱、姜来减弱食物的寒凉性质。

  过量喝酒。过量饮酒是加重湿气的因素之一。建议少碰酒精,更不能借酒浇愁。

  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建议坚持体育锻炼,养筋健肾、舒筋活络,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久坐。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建议办公久坐者,多起身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加速体内湿气代谢。

频道热点
  1. NO.1 三伏天,排湿寒!

      “三伏”是一年当中温度最高、湿气最重的闷热天气,此时,人体的阳气运行旺盛,是祛湿排寒的好时节。反之,三伏天过度贪凉,

  2. NO.2 祛湿,从日常生活做起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引百病。湿气重的表现有: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腻且多便、身体困重、头发油腻、疲倦无

  3. NO.3 持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能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

  4. NO.4 我国乙型肝炎及相关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我国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细胞癌年龄标化发病率逐年下降;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持续下降;近年来新生儿3针乙型肝炎疫

  5. NO.5 全国县医院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通报2023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结果显示,全国县医院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管理能

  6. NO.6 翰森制药阿美乐?

      2024年7月19日,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新适应症上市申请(ND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

  7. NO.7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

      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管理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8. NO.8 气象部门提醒 “七下八上”主汛期期间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22日和23日两天,台风“派比安”将继续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制造强风雨天气。与此同时,随着主雨